西华大学实验教学共享平台

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虚拟仿真模块

来源:内容管理员   发稿时间:2021-4-9 16:28:00

 

 

 

(1)实验方案设计思路

本项目设计思路主要有:1)通过搭建虚拟实验场景和交互步骤,引出线、粒子特效、仿真动画等虚拟仿真表达手法以及“教-练-核”的教学模式,将学生被动观看转变为主动练习,弥补在实物实验中由于设备、时空、安全等引起的实训效果不佳的缺点,达到“虚实结合、以虚补实”的效果。2)聚合管理:以管理平台贯穿理论教学-虚拟仿真-实物实训各环节,利用大数据的聚合与分析,面向全校师生真正实现管起来和用起来。

(2)教学方法

该项目践行“理虚实一体化”的教学理念,通过案例流程化的操作步骤,学生熟悉掌握中频感应炉的操作步骤和要点;同时采用提示、自动化记录的考查方式,以保证学生操作练习的无限性和结果的可追溯性。在课堂教学应用时,将使现有的“老师讲、学生听”的“单向教学”模式升级为教学互动的“双向教学”模式,体现“即教、即学、即练、即考、即巩固”的闭环控制,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。

(3)评价体系

本项目采取“自动评价、反复学习”的评价方式,以确保每一学生都能掌握学习目标,对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达到精熟的标准。同时以“游戏闯关”和“智能考核”的方式对学生每步操作的正确性、规范性、安全性进行自动记录、评估、计分,并输出和提交详细的考核记录单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,进行多样化、反复性学习。另一方面,为教师了解每一学生的学习差异,因人施教,开展针对性教学,提高教学效率奠定基础。

(4)传统教学的延伸与拓展

1)时空上的拓展:虚拟仿真作为理论学习和实物实训之间衔接的桥梁,能够显著增强学习体验感和学习效果。将中频感应炉结构组成、工作原理、具体操作、炉前分析、热处理、X射线探伤等模块整合到一个仿真平台,匹配“3A泛在化”的新型学习模式,实现人、资源、数据、功能和场景的五聚合。  

2)技术上的拓展:以虚拟现实技术构建铸造车间中频感应炉的认知与操作实训体系,通过逼真的虚拟场景和标准化的步骤实现网页直达的VR多人在线互动学习体验,让学生能够直观、沉浸般地感知不同操作环节的要求和规范。